我是一个普通的儿科医生,也是一位4岁孩子的妈妈。
我的一天,从天没亮就开始了:早起给孩子收拾书包、送他去幼儿园,再风风火火赶回医院查房、接诊。有时候中午没顾上吃饭,晚上还要值夜班。
可就算再累,孩子睡着后,我还是会打开那本已经翻旧了的《医学英语翻译精讲》,重新进入那个只属于我的安静世界。
“妈妈别看书了,陪我一下可以吗?”
有一天晚上,儿子站在门口,对我说了这句话。我愣住了,眼眶有点湿。
那一刻,我也问过自己: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考博士?是不是太自私了?
但我知道,这不是逃避家庭,而是为了有朝一日,我能成为儿子的榜样。我希望他知道,妈妈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而放弃成长,哪怕慢一点,也要走下去。
展开剩余62%学习时间,都是“偷”出来的
很多人以为医生考博,是一种“主动进阶”,但对于一位全职妈妈医生来说,这更像是一场“抢时间”的战斗。
我会在查房结束后,利用等化验报告的十分钟听一段听力;会在孩子午睡时,默背几个核心词汇;会在厨房里用手机听英语音频,一边炒菜一边复习。
每天学习时间加起来不到两个小时,但我从没间断过。因为我知道,持续性,才是成年人最稀缺的能力。
很多人不理解,觉得我没必要那么“折腾”
“你已经是主治了,有稳定工作,孩子也小,考博图什么?”
我很难一句话回答清楚,但我心里明白:这不是为了学历,而是为了尊严和热爱。我希望自己不仅是一个好妈妈,更是一个有追求、有知识积累的医学工作者。
我不希望十年后,孩子问我:“妈妈,你为什么后来没再学习?”而我只能沉默。
考博,是在为母亲身份之外的“我”争取可能性
我们做医生、做妈妈、做妻子,似乎已经把所有角色都扮演得差不多了,但唯独那个叫“自己”的角色,常常被忽略。
考博,是我留给自己的“特权”。
它不必完美,但必须努力。它是我告诉孩子的一句话的体现:“妈妈不是超人,但妈妈不放弃。”
每一个为梦想熬夜的妈妈,都值得掌声。
如果你也像我一样,在生活和成长之间挣扎,请记住一句话:孩子会记得你为梦想努力的样子,而那个样子,叫做勇敢。
医学博士考试,不只是为了分数,更是为自己争一口气。
如果你也正在准备英语,不妨来听听我们的“医博英语强基课”,我们知道如何用碎片时间,助你系统进阶。
也欢迎更多医生朋友后台投稿,我们愿意倾听您的考博故事~
发布于:安徽省